3月19日下午15:00-17:00,阿信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馆寻宝活动,在乌马河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内成功举办。同学们仿佛踏入了时光回廊,在时光的长河遨游嬉戏,观察历史的纹理,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蓬勃生命力。







沉浸式导览+任务式探索"双线开展
活动当日,在学生非遗研究员的引领下,参与者们首先对非遗馆进行了全面参观,大致了解了展品区域的分布和名称。初步参观结束后,寻宝环节正式拉开帷幕。参与者们被分为5个小组,依据精心准备的“寻宝秘籍”,在限定两小时内,于非遗馆内寻找文物中的特殊的人物、动物、物件元素,同时,通过研究木雕对联中的文字,探究其蕴含的意思和文化意境。学生们利用手机WPS或备忘录,以图片和文字注解的形式记录发现。寻宝过程中,大家围拢在文物周围,仔细研究全情投入,不放过任何细节。




00后上演"砖雕密码"破译战
寻宝时间结束,各小组在非遗馆入口处集合汇报。其中,对于砖雕门楼的讨论最为激烈。大家对门楼上5个人物的身份产生了较大的分歧,有人认为这是“福”“禄”“寿”“喜”“财”五福神,有人认为这是三主神和侍从。参与小组对文物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与元素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研究。最终,经过非遗研究员对本次探秘任务中的“寿神、福神、财神”人物形象以及人物大小对比进行判断和讲解,点名要素让学生们受益匪浅。




在本次活动中,学生们对本次探秘任务中的“寿神、福神、财神”人物、“鸱吻”动物和木雕对联中的文字展开了趣味性的文化研究,参与学生无不感叹晋商古建元素中的伟大与文化内涵。
同时,本次活动提高了学生对非遗积极性,让学生们深刻了解非遗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此次活动不仅为参与者带来了充满趣味的寻宝体验,更搭建起了一座亲近非遗文化的桥梁,激发了人们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热情。



参加云梯非遗传习社组织的晋商古建元素寻宝活动,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历史的厚重。穿梭在古老的建筑间,我们仿佛穿越时空,与晋商的智慧和勤劳对话。每一处古建元素都蕴含着丰富的故事,让我们在寻宝的过程中不仅增长了知识,更激发了对非遗保护的热情。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有趣的探险,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更加珍惜和尊重我们的文化遗产,也激励我未来为承和弘扬非遗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生非遗研究员刘思源
(撰稿:贺梓君 供稿:云梯非遗传习社 摄影:宋世杰 责任编辑:任海仙 程昭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