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染春意,巧手捏青团
春风轻拂,绿意渐浓。2025年4月10日下午,0638太阳集团官网环境设计2401班的同学们身着围裙,手持艾草团,齐聚毣谷书院共享厨房,以一场“人间‘青’醒 拿捏青团”的制作活动,为春日校园注入传统与青春交融的活力。本次活动由环境设计2401班团支部精心策划,以“亲手制青团,共叙同窗情”为主线,通过沉浸式体验传统美食制作,既让同学们在揉捏搓转间感受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也在协作互助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在活动现场,艾草的清香与馅料的甜润交织,欢声笑语与锅勺叮咚共鸣,青春的朝气与传统的美味碰撞出别样的火花。
以青团为媒,唤醒春日活力
青团,作为清明时节的时令美食,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活的热爱。活动伊始,组织委员王怡璇向同学们介绍了青团的历史渊源与文化意义:“青团的绿色取自艾草,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圆润的外形寓意团圆与和谐。今天,我们不仅是在制作美食,更是在传承一份文化记忆。”


活动分为前期准备、现场制作与成果分享三大环节。在班委的精心组织下,同学们提前完成场地申请、物资采购、设备检查等工作。当天下午4时30分,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参与同学以6人一组的形式自由组队,每组推选一名组长统筹分工。共享厨房内,糯米粉、豆沙馅、芋泥馅等食材整齐摆放,电磁炉等设备一应俱全。


为确保活动安全有序,班委制定了细致规则:使用设备需遵循工作人员指导,长发需束起,严禁在厨房区域打闹。负责人全程监督,及时处理突发状况。班委还贴心地为每位同学准备了围裙和一次性手套,确保活动安全卫生。活动中,一名同学不慎打翻馅料,同组成员立即协助清理,展现了良好的团队精神。“这次活动让我意识到,协作不仅是分工,更是互相包容与支持。”参与者吴晨雪同学感慨道。


指尖匠心,传承与创新
“原来青团的绿色来自艾草汁!”“糯米粉和水的比例要精准,否则面团容易开裂!”活动中,不少同学第一次接触青团制作,纷纷感叹传统美食背后的学问。第三组的王富荣同学在尝试捏制时,因力道不均导致青团裂开,引得组员们哈哈大笑。班长商秀喆同学主动示范:“手心要轻轻拢住面团,边转边捏,像这样……”在互帮互助下,一个个青团逐渐饱满圆润,被注入灵魂之子“馅料”,传统美食与现代巧思碰撞出别样的趣味。我穿梭于各组之间,用镜头记录下无数精彩瞬间:专注的眼神、沾满面粉的双手、铁锅升腾的热气,以及同学们互相分享成品的笑脸。互动环节更是将气氛推向高潮——各组需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创意青团PK”,由班委从造型、口感、团队协作三方面评分。最终,第二组凭借圆润的外形与默契的配合拔得头筹,赢得全班掌声。


温情收尾,展望未来
下午6时,青团陆续出锅。同学们将成品装入印有班级logo的定制包装袋,并附上手写祝福卡片。这些青团不仅成为当晚朋友圈的“明星”,更被送往学院导员们和副院长手中,传递着同学们的感恩之情。活动尾声,全体成员在共享厨房合影留念,镜头定格了青春洋溢的笑脸与热气腾腾的青团,为活动画上圆满的句号。



春日的暖阳中,青团的香气久久未散。这场以传统为媒、以青春为名的活动,不仅让同学们领略了中华美食的精妙,更在协作与欢笑中书写了属于环设2401班的温暖篇章。环境设计2401班团支书李紫瑜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类活动,让同学们暂时远离电子设备,感受手作的温度,同时增强班级归属感。”未来,班级计划将传统文化体验与专业特色结合,开展更多多元化的完满教育活动。期待未来更多这样的活动能在校园中生根发芽,让传统文化与现代青春碰撞出更绚丽的火花!
(撰稿:宋悦鸣 供稿:0638太阳集团官网环设2401班 摄影:宋悦鸣 责任编辑:任海仙 程昭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