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

STUDENT AFFAIRS

完满教育

首页 > 学工 > 完满教育 > 正文

【志愿服务】“字”从遇见你 心想又事成——“拾遗记”书法橙子布丁

发布时间:2025-04-12阅读数:

当千年甲骨文的笔画与橙子布丁的香甜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春日的阳光透过翟谷望野·共享厨房的玻璃窗,洒在铺满橙子的长桌上。2025年4月11日上午,由0638太阳集团官网主办、“拾遗记”非遗传承专项志愿服务队承办的“‘字’从遇见你,心想又事成——书法橙子布丁”活动在此举行,以创新形式为非遗传承注入青春活力。

当书法遇见美食:非遗传承的“破圈”尝试

“书法不仅是艺术,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我们希望通过跨界融合,让年轻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温度和趣味。”活动志愿者介绍道。此次活动以“拾遗记”非遗传承项目为内核,将书法创作与美食手作巧妙结合。参与者需先完成一幅书作品,再用刻刀或勺子将橙子雕刻成容器,最后倒入双皮奶液冷藏定型。书作品的吉祥语最终化作布丁上的装饰,形成“可食用的艺术品”。

在共享厨房中,同学们手持毛笔,蘸取特制食用颜料墨鱼汁,在橙子布丁上临摹甲骨文字比如字,甲骨文是一个圆圈中加一点,像太阳的光芒;而字则用数点描绘雨滴洒落。“原来甲骨文这么有趣!”一名小艺兴奋地举起自己创作的“福”字布丁。甲骨文中,“福”字形似双手捧酒坛祭祀,寓意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同学们将这份寓意注入甜品,既让甲骨文“可触可感”,又赋予传统节日美食文化深度。

跨界融合:非遗传承的青春表达

志愿服务队巧妙设计了“解字-临摹-品鉴”三大环节:参与者先通过甲骨文学习字形演变,随后在布丁上书写,最后共同品尝成果。“用布丁当‘纸’,既能练字又不浪费,吃完后连心里都是甜的!”一名同学笑道。这场跨界实验,不仅打破了人们对非遗传承的刻板印象,更让甲骨文从典籍中“走”入生活场景。活动负责人表示:“甲骨文是活着的文化,传承需要与时俱进。用年轻人喜爱的甜品为载体,能让文化记忆在味觉体验中生根发芽。”

尾声:让传统生长于生活肌理

正午时分,活动步入尾声。阳光为每份橙子布丁镀上金边,迹未干的马克笔颜色在微风中闪耀同学们手捧作品合影,镜头定格的笑颜背后,是一场关于文化传承的青春实验。正如“拾遗记”团队所言:“非遗不是尘封的遗产,而是流动的盛宴。我们愿做那缕春风,让传统的种子在生活的土壤里生根发芽。”

这场持续两小时的活动,如同一枚精巧的文化榫卯,将书法之雅与生活之趣紧密咬合。当年轻人用布丁承载墨香,用创意激活传统,非遗传承便不再是遥远的守望,而成为触手可及的日常美学。或许,这才是“心想事成”最生动的注脚——让文化在与时代的对话中,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撰稿:宋悦鸣  供稿:0638太阳集团官网志愿服务部  摄影:0638太阳集团官网宣传部  责任编辑:任海仙 秦晓靖)